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党史资料 > 苏州红色遗址遗迹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苏州红色遗址遗迹 发布日期:2022-07-12 15:12 访问量: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秀丽的阳澄湖畔,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境内,衔接沪宁高速、苏嘉杭高速、沿江高速,交通十分便捷。纪念馆经过多年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江苏省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并于2015年入选国务院“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一、基本情况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始建于1971年,当时叫“沙家浜革命传统陈列室”,主要展出一些革命文物,有老战士捐赠的手枪、大众报、《江南》半月刊、军用水壶等;有从民间征集到的铁筛、榔头、铁墩、风箱等原来修枪所工具;有普通老百姓捐赠出来的蚊帐、藤椅、棉胎等。1988年6月改建为“沙家浜革命展览馆”。1991年命名为“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展厅陈列分为五个部分,有600多幅照片、48件革命文物及23幅首长题词。2001年迁建到沙家浜景区,更名为“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同年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2006年又投资3000多万扩建了新馆,目前新馆占地6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492平方米。展示采用历史图片、仿真环境、实物展出、半景画、声光电等现代艺术手法,紧扣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两大主题,主要展示了沙家浜的革命历史、新四军在这里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战斗历程、后方医院伤病员养伤的情况、京剧《沙家浜》的诞生历程和沙家浜部队(新江抗)的发展历史等情况。2008年7月执行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实行免费开放。2009年获得“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称号。

二、历史背景

沙家浜是新四军英勇战斗、发展壮大的地方,也是“新江抗”部队诞生的摇篮。1939年5月,遵照中共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策略,时任新四军六团团长的叶飞率领新四军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名义东进。1939年10月,“江抗”部队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挑衅,为了顾全抗日统一战线大局,“江抗”奉命西移,在阳澄湖畔的后方流动医院留下了36名伤病员。沙家浜儿女以自己的身家性命,掩护、照料着新四军的伤病员。为了伤病员的安危,千万个阿庆嫂、千万个沙奶奶临危不惧,大智大勇与敌人周旋,与子弟兵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军与民结下了唇齿相依、骨肉相连的鱼水深情。后来,以康复的伤病员为骨干,组成了“新江抗”部队。到1941年3月,部队已发展成为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之后,该部转战于大江南北,扬威于国门内外,参加了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解放大上海等重大战役,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为铭记人民养育之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集团军60旅某连至今仍以“沙家浜”部队命名。

1990年5月,已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叶飞故地重游,在沙家浜芦苇荡边回忆当年的战斗情景,无限感慨,挥笔写下了“沙家浜的意义”。他告诉我们:“沙家浜的意义在于在沪宁铁路武进以东直到上海地区(即江南东路)能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一九三九年五月,新四军六团以江抗名义东进,建立了以阳澄湖为中心的苏常太根据地,以及澄锡虞、嘉定、青浦根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三、社会影响

沙家浜同时也作为京剧《沙家浜》的发生地,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和建设,依托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目前已建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区、水生植物观赏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横泾老街影视基地、湿地科普园、美食购物区等功能区域,先后形成了红色教育游、绿色生态游、金色美食游、演艺文化游、休闲养生游等旅游产品,是长三角地区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及休闲旅游度假胜地。近年来,沙家浜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开发绿色生态研学和党性研学,社会影响力逐年上升,每年接待游客超220万人次。

四、建设情况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区域主要有照壁、东进桥、瞻仰广场、忠魂墓地等主要景点,并有沙家浜景区作为配套。近年来,依托革命历史纪念馆等红色教育载体,不断扩大红色教育的内涵。把保护和恢复好革命历史原貌和挖掘好红色景区优良传统进行了有机的结合,真正让游客能感受到“历史再现后灵魂受洗礼”的震撼。先后修缮了常熟沙家浜廉政教育馆,改建了常熟法制宣传教育中心,完善了禁毒教育馆,修复了八字桥战役声光电幻影,全面提升革命传统教育区的功能和品位。在展厅内新增三十六位伤病员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以及新四军家属捐赠的物品,包括衣物、书本和影像资料,全面充实参观内容,丰富馆藏资料。另外还修复并开放一些革命遗址、抗战设施,如东来茶馆、土地庙、鲍家渔村、后方医院等。

四、近年来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挖掘红色资源,加强党性基地建设。十九大召开以来,纪念馆深挖历史资源,巩固和拓展“红色资源转化党建资源”践行成果。镇党委和市委党校联合成立了沙家浜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部门和人员,成立了沙家浜培训中心,负责基地的整体运作,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基地的培训计划、组织协调、对外宣传、后期服务等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力量,现场教学主要由基地讲解老师、党史革命史方面的专家担任,课堂教学由市委党校老师担任,拓展教学由基地拓展师担任,2018年接待各类党性教育团队380批约17000人次。同时为了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满足游客的项目需求,启用了纪念馆区域团队无线讲解系统,保证多团队同时参观,讲解员独立讲解,游客使用耳机接收,既提高了讲解质量,也优化了纪念馆参观环境无噪音。

二是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主题活动。近年来,纪念馆结合红色资源,先后举行了纪念新四军“东进”暨“沙家浜部队”成立78周年报告会;红领巾重走东进抗日路等特色宣教活动;中央国家机关驻村第一书记暨贫困村大学村村官培训班来沙家浜开展党性教育活动;“永远的沙家浜精神”研讨会;原175团“沙家浜”连的退伍老兵战友联谊会;举办2017年道德讲堂暨《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先锋》首发式;举行沙家浜镇党委与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合作签约暨提升基层组织力工程启动仪式、“忠魂归故地 浩气存芦荡”黄烽、杨平夫妇骨灰安放仪式、庆祝新四军东进80周年暨改革开放40周年研讨会、庆八一军地联谊活动、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重走新四军江南抗战路”及“沙家浜部队”(新江抗)成立79周年纪念活动。

三是结合荣誉创建,发挥基地教育功能。结合“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的契机,加快推进场馆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规范经营户和商铺经营行为,提升服务品质,展示服务形象。把照壁、东进桥、瞻仰广告、纪念馆、廉政教育馆、伤病员墓地、法制教育馆、国防教育园等共同组成的沙家浜党性教育基地的现场教学点,共同组成了传承红色基因做美德好少年教育实践基地,开展苏州“海棠花红”先锋阵地市级党员教育实境课堂、苏州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站活动、成功举办“全市基层党组织培训班”;在2017年推出“沙家浜红绿新课堂”研学游课程的基础上,18年又完善课程的设置,使课程符合沙家浜特色,全年接待未成年人团队15000人,研学游课程的开发,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富有体验性、趣味性、在游乐中让中小学生感受历史、生态、民俗文化知识。现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未成年人接受爱国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廉政教育和锤炼党性修养的重要平台。

四是丰富红色文化,传承发扬革命精神。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每年都会举办沙家浜红色旅游节、新四军“沙家浜部队”(新江抗)成立纪念活动,不断弘扬沙家浜精神;组织召开“经营销售工作会”、“培训教育产品开发运营会”、“文创产品汇报会”等,进行项目产品的研发与推广。结合时下火爆的培训业务,大力推进党性教育、红色拓展、生态研学项目,并根据市场反馈改良优化研学、党建课程产品。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推进沙家浜干部学院现场教学基地建设。针对多元化的客户需求,设计丰富的线路产品,推出我是新四军土灶套餐、沙家浜童军研学成长营、冰雪节清凉嘉年华套餐、红色党性OTA等产品。上线景区微官网、微商城,与电商协作推出“1+2”、“1+3”系列产品。增加和游客之间的互动体验,传承红色基因,发挥社会宣教主阵地作用,“坚守红色、宣传红色、传承红色”已然成为沙家浜的历史使命。

在革命战争年代,沙家浜儿女与新四军共抗敌寇,结下了军民鱼水深情。在新的历史时期,集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于一身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将继续坚持“坚守红色、宣传红色、传承红色”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景区的典范作用,为新时期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